近日,教育部印發通知,要求每學年對大中小學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一次評估。受訪專家認為,通過專業的心理健康狀況評估,教師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和特征,而且可以預測學生將要發生的行為或發展方向,并采取相應的干預或預防措施,達到預期效果。因此,要確保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評估真實有效,避免評估工作流于形式而導致效果大打折扣。(1月13日 法治日報)
早在2021年,教育部辦公廳就印發《關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從源頭管理、過程管理、結果管理、保障管理4個方面綜合施策,進一步提高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切實加強專業支撐和科學管理,提高心理危機事件干預處置能力,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養。去年,教育部、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要求規范心理健康監測,堅持預防為主、關口前移,定期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測評。
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估,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和特征,預測將要發生的行為或發展方向,以便對癥下藥,可有效預防學生心理之“病”。定期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估,是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要求,也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求。
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就是心理“體檢”,心理是否健康,有無問題,需要通過心理健康評估確認。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雖然取決于評估工具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但也要防止人為因素影響評估結果。
有的教師自以為了解學生,僅憑第一印象給學生下定論:第一印象好,就是優秀學生;第一印象差,就是問題學生。如果評估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也先入為主,容易出現“誤診”,把心理沒有問題的學生當作有問題的學生,把心理有問題的學生當作沒有問題的學生?!罢`診”的后果很嚴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錯過干預的最佳時機,耽誤治療時間,把小問題拖成大問題;沒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無病吃藥,不僅浪費教育資源,還損害了身心健康。
評估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要克服成見和偏見,杜絕先入為主,摘掉有色眼鏡。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評估結果準確、真實。此外,還要避免根據評估結果給學生貼標簽,如“張三有心理問題”“李四也有心理問題”“王五的心理問題更嚴重”等。一旦貼上標簽,就會產生“標簽效應”,致使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被排擠、嘲笑,影響治療效果。心理健康狀況是學生的隱私,學校必須為學生保密。教育無痕,潤物無聲。治療學生心理之“病”也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