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他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后來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在張大千先生的人生經歷中,曾有當了三個多月的和尚的經歷,“大千”本是他的法號,但是這個名字卻一直沿用下來。由于不燒戒,也一直被后來人稱之為野和尚,后來在家人的逼迫下還俗。但是這其中有個鮮為人知的內幕,那就是他是被朋友“出賣”,才最終讓家人找到了他。
謝舜華是張大千銘刻在心底深處的女人,也正因為她才去做和尚的。張大千19歲與仲兄張澤留學日本京都,學習繪畫與染織,1919年返上海,但是回來沒多久就要出家。原因其未婚妻表姐謝舜華因因患絕癥離去,曾重重的打擊了張大千,尤其是在祭吊之后,出家之意已決。謝舜華和張大千可謂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不但長得很漂亮而且溫柔賢惠,尤其是在訂婚后對張大千更是體貼入微。上天有時就是這么不公平,一段純潔的愛情結束了,一個真愛的伴侶離他而去,張大千帶著紅塵中的絕望,決定今生不娶,走入了松江的禪定寺。
重情重義的張大千入寺心很誠,遵循佛經里的規定,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主持逸琳給他取法名“大千”。當時佛門中聲望最高的,是寧波觀宗寺的諦閑老法師,張大千思量之后,告別逸琳法師,一路奔走募化來到了寧波。諦閑法師欣賞其才華且頗具佛緣,便留他下來談經論道。轉眼幾天過去了,諦閑法師希望他誠心向佛,就要求他早日完成受戒。但臨到要燒戒時,張大千又猶豫不決了。他與老法師辯論說,“佛教原沒有燒戒這個規矩,由印度傳入中國初期,也不興燒戒。燒戒是梁武帝創造出來的花樣,梁武帝信奉佛教后,大赦天下死囚。赦了這些囚犯,又怕他們再犯罪,才想出燒戒疤這一套來,以戒代囚?!彼麑浒踢@個儀式很不以為然,反復辯說:“我信佛,又不是囚犯,何必要燒戒,不燒戒,也不違釋迦的道理啊?!敝B閑老法師說:“你既是在中國,就應遵奉中國佛門的規矩。打個比方說:“信徒如野馬,燒戒如籠頭,上了籠頭的野馬,才能馴成良駒?!?a href="/tid21/tags67_4w6kbzneu7sy3ay.html">張大千回答他說:“有不需籠頭的良駒,難道你老人家就不要么?”老法師笑而不答。辯論了一夜無結果,由于第二天就要舉行剃度大典。張大千實在想不通,逃出了觀宗寺,投奔到杭州西湖靈隱寺去。
在那里寄住了兩個月,這期間張大千想到:和尚做不得,尤其是沒有錢的窮和尚更做不得,況且不燒戒,永遠被看成野和尚。他開始給朋友寫信述說苦悶,與外界溝通了,朋友回信建議他住到上海附近的廟里來,這樣可以經常與朋友接觸談書論畫,可免寂寞煩悶,并說已代他接洽好兩處寺廟,約好日子陪他去廟里。張大千按約在上海北站下車,突然被他的二哥抓住胳膊,大喝一聲:“總算把你捉住了!看你還能朝哪里逃!”原來張大千是被朋友“出賣”了,不但沒有來接他,還早都通知張大千的二哥張善子從四川趕來,把張大千抓回塵世。當天就動身,把他“押”回四川,而且回家后就在母命兄令之下讓他結了婚,娶妻曾慶蓉,22歲的張大千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告別了一百多天做野和尚的日子。
筆者認為張大千做和尚的經歷,其實是張大千先生對那段至真、至純的感情告白,也是涉及到他個人情感的,最刻骨的心路歷程的演繹。初戀是美好的,也總是令人懷念的,沉浸在愛河里的男男女女愛的死去活來,張大千也不例外。當他接到謝舜華去世的消息,與異于晴天霹靂,回國祭吊,睹物思情,毅然出家,我想大千先生此時的心情,是不相信自己還會有什么愛情了,真愛流逝,戀人不在,留下的也只有記憶。而這種記憶,需要無數次的哭泣,無數次的傷痛鑄就而成,我想我即使用千言萬語,也無法盡釋張大千先生的情懷!選擇做和尚也就是選擇了無望的守候,無邊的思念......。
張大千一生中有過四位夫人。第一位曾慶蓉是名門閨秀,舊式的家庭婦女;第二位是黃凝素,後與大千分離;第三位是楊宛君;第四位是最後的徐雯波。其中被傳為生死戀的要算楊宛君,這其中的恩恩怨怨,我就不去細說了。但我認為謝舜華一直是大千先生心底最真的思念!最純的愛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