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鐘》教案
推薦度:
一分鐘的教案
推薦度:
一分鐘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一分鐘》教案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分鐘》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分鐘》教案1
【活動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知道時間的價值,初步樹立時間概念。
2.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小學作準備。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繩子,套環,彈珠和筷子。2、記錄表活動過程:
一、交流:一分鐘有多長?
1、師:不久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大家都覺得要抓緊在幼兒園的每一分鐘,那么你覺得一分鐘有多長呢?
2、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只時鐘,咱們來看看時鐘上都有些什么?(數字、針)3、每天三根針都在鐘面上不停地走著,那么它們走多少就是一分鐘呢?
4、看到最細、最長,走得最快的針嗎?它叫秒針,秒針走一圈就是一分鐘。
5、現在我們就來看著秒針轉一圈,感受一下一分鐘到底有多長。
6、一分鐘過去了,孩子們,一分鐘時間長嗎?一分鐘其實是很短的,但是如果我們靜靜地等上一分鐘,一分鐘還是有點長的。
二、體驗:一分鐘能干什么?
(一)第一次游戲1、一分鐘時間,我們能干些什么呢?
2、一分鐘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我們一起來玩個“和時間賽跑”的游戲吧。
3、介紹游戲材料及玩法:桌子上有一些材料,有夾積木、穿珠子、串彩鏈,老師給你們一分鐘,你們可以自由選擇做什么事,時間到就停下。
4、請你們把你完成的事記錄在表格里。
5、一起交流自己在一分鐘里做的事情。
6、同樣一分鐘,為什么每組的結果不一樣呢?
結論:雖然時間相同,但每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較難,有的比較容易,所以結果也不同。
7、請同一組的幼兒上來比較記錄表。這些小朋友雖然做的事情不同,可他們結果為什么不一樣?
結論:有的小朋友在做事時,光看別人,不抓緊時間做自己的事,所以自己完成的任務就少了。不管你做不做事,時間都會不停地走,這些小朋友就是讓時間跑掉了。
(二)第二次游戲1、你們還想玩一次嗎?
2、這次還是做和你剛才一樣的事,同樣給你一分鐘,看看這次結果會不會有什么不同。
3、交流第二次游戲結果。為什么這一次比上一次完成的任務多呢?
【總結】:
同樣一分鐘,做事情的結果會不一樣。經??磩e人,不專心做自己的事,自己就會越慢,所以我們做事情要抓緊時間。把事情完成得又快又好。
四、組織討論:如何珍惜時間?
1、前幾天,我們每個人對自己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所花費的時間進行了統計,結果怎樣呢?
2、幼兒說說自己花費的時間。
3、選三名幼兒,把統計結果公布在表格上,進行比較。
3、誰花的時間最長?誰花的時間最短?你覺得誰最棒?為什么時間花的少就棒?
4、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費的時間會相差那么大呢?
5、分析慢的幼兒的原因:***怎么會花了這么多時間呢?是做什么事的時候太慢呢?
怎樣才能快?
6、做同樣的事情時間花得多結果會怎樣?時間花得少結果又會怎樣?
7、與同伴比較,看誰最會抓緊時間。
五、總結1、當我們成為一名小學生后,每天會有更多的任務和作業,都要自己安排時間,如果你拖拖拉拉結果會怎樣?如果你抓緊時間結果又會怎樣?
2、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動作慢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失去很多玩和游戲的時間,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學會怎么樣?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延伸活動:
在區角投放操作材料,讓幼兒在規定時間內操作,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教學反思:
整體來看孩子們比較喜歡參加這一教學活動,也能從中知道了1分鐘的重要性,學會珍惜時間抓緊時間??墒菑闹幸灿幸欢ǖ膯栴},在以各種方式體驗1分鐘的環節中有一個游戲要求幼兒保持一個動作1分鐘不動,有個別體力不好的小朋友沒站穩碰到其他的小朋友了,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太近了這是老師沒有要求到位以后的工作中要注意。
《一分鐘》教案2
教材簡析: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最后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曾經讓千萬中國人激情澎湃。作者用這首充滿激情的詩,表達特殊時刻曾經讓千萬中國人激情澎湃。作者用這首充滿激情的詩,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整首詩語言凝練,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摯熱烈,作者那沸騰的熱血與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詩句的每一個詞句之中。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誦讀詩歌中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全詩共有4個小節。第一小節是全詩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擬人化了,就像是親人談心似的,去“傾聽最后一分鐘的風雨歸程”。第二小節表達了人們眼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冉冉升起時,無比激動無比自豪的心情。第三小節主要是講作者聯想到了香港的屈辱歷史,聯想到了xx戰爭以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表達了如今揚眉吐氣的歡欣鼓舞。第四小節是說香港從此掀開了歷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熱情、奔放的語言,表達了對香港回歸祖國的熱情歡迎和對香港美好未來的深情祝福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認識5個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要采用多種教學方發引導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通過誦讀詩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感情強烈的詩句。
課前準備:
收集與詩歌內容相關的文字資料、圖片或影視資料,如香港的歷史,香港回歸時的情景以及香港回歸后的繁榮景象等
教學過程:
一、預習探究
1、課前布置預習作業
有感情的 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讀通句子
默讀詩歌,想想每節詩主要講了什么
搜集有關香港回歸的 有關資料
2、交流資料 導入新課
1997年6月30日是無數中國人徹夜難眠的日子。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國,無數顆心在期待著一個莊嚴的時刻。香港維多利亞灣畔,中英兩國政府將要進行香港政權交接儀式。與祖國分離150年的香港,將重新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熱切期盼的時刻??!所有的中國人都急切地盼望著等待著這最后一分鐘的到來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詩歌──《最后一分鐘》,重溫那激動人心的一刻。
3、交流預習收獲
談一談你課下收集的有關香港回歸的 資料或展示以下圖片 。 想一想這首詩都寫了什么?你對哪一小節感受最深?就讀給同伴聽,說一說你的感受。
二、合作交流
1、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2、劃出讓你感情澎湃的句子,并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三、品讀體驗
1、讀出激動無比的情感,齊讀第一小節
2、體驗儀式中的自豪
想想在鮮艷的五星紅旗和特區區旗冉冉升起的時候作者分別想到了什么
放電影“虎門硝煙”的片段,了解面對侵略者的無恥行徑,有骨氣的中國人的奮力抗爭
看著那冉冉升起的旗幟,你的心情是怎樣的?讀出你的感受指名讀,教師相機評價讀。
(1) 仿照第二小節寫幾句詩或者寫幾句話表達你此時的心情。
最后一分鐘
是_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_,
是誰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
輕輕呼喊著那個名字
香港,香港,我們的心
3、讀中感悟儀式后的暢想(自豪·喜悅)
A齊讀第4小節,讀后評價紫荊”指什么?“去迎接那新鮮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荊花指什么?(紫荊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花這里的“紫荊”指香港;暗示著回歸后的香港會更加的繁榮、富強)
B第四小節表達了 作者怎樣的" 感情?(美好的 祝愿)
C把你的 美好祝愿融入此小節中,感情朗讀。
四、鞏固延伸
1、如果你是參加政權交接儀式中的一員,或者你在街道上、在電視機前親眼目睹了這一過程,你最想說什么?
我想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誦讀詩歌,濃濃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溢于言表。請再一次回憶這些激情澎湃的詩句
此刻,是午夜,又是……
所有的眼淚都是________的日出
所有的禮炮都是________。
香港,讓我緊緊拉住你的手吧
________最后一分鐘的風雨歸程
然后去奔跑,去________
去迎接那新鮮的
________的、芳香的
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________……
板書設計:
最后一分鐘
激動 自豪 喜悅
教學反思: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最后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曾經讓千萬中國人激情澎湃。作者用這首充滿激情的詩,表達特殊時刻曾經讓千萬中國人激情澎湃。作者用這首充滿激情的詩,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整首詩語言凝練,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摯熱烈,作者那沸騰的熱血與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詩句的每一個詞句之中。
《一分鐘》教案3
活動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魔力”,知道一分鐘很短,但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
2、嘗試在一分鐘里做一件能讓別人快樂的小事。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有秒針的大鐘,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門衛爺爺不快樂
(打開多媒體課件,畫面出現不快樂的門衛爺爺。)
師:門衛爺爺怎么了?
幼:不開心,很難過……
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幼:爺爺在嘆氣;爺爺的眉頭擰在一起;爺爺的頭發亂七八糟,看來心情很壞……
二、有魔法的一分鐘
1、一分鐘是多久。
師(出示多媒體課件):可是,一分鐘后門衛爺爺露出了笑臉。奇怪,這一分鐘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使門衛爺爺變得快樂了呢?
幼:爺爺到超市買了很多吃的東西;有小鳥為他唱歌……
師:一分鐘是多久呢?
幼:一會兒。
幼:媽媽說秒針走一圈,挺長的吧。
2、體驗一分鐘。
①第一次體驗。孩子看大鐘體驗一分鐘。
②第二次體驗。孩子做一件事體驗一分鐘。(如,有的孩子走了三十步;有的孩子唱了一首英文歌,等等。)
③小結:一分鐘很短,但是可以做很多事情。
3、有魔法的一分鐘。
①觀看多媒體課件,內容為:然然邊給門衛爺爺敲背邊為他唱歌,門衛爺爺快樂地笑了。
②一分鐘里發生了什么事?為什么這些事能讓爺爺快樂起來?
③小結:一分鐘能做一件讓別人快樂的小事!這太神奇了,簡直是有魔法的一分鐘!真的那么神奇嗎?請大家試一試。
三、送你“有魔法的一分鐘”
1、一分鐘,你準備做一件什么事讓別人快樂?
2、幼兒嘗試用各自的方式讓同伴和教師在短短的時間里快樂起來。
活動后記:
“有魔法的一分鐘”的確具有神奇的魔力!沒有想到,我竟成了“快樂”的.第一受益者。不時有孩子從我身邊走過:“李老師,你真漂亮!…“李老師,你真辛苦,需要我的幫助嗎?”“李老師,這是我的愛心卡片,我把它送給你,因為你也有一顆愛心!”……
整個上午,所有孩子的臉上都洋溢著快樂。大家很默契,每做一件“讓別人快樂的事”就會產生這樣的對話:“你快樂嗎?”“快樂!”“我也很快樂!”我想起一句話,“快樂是一種香水,灑給別人,自己手上也會留下余香!”
接著,快樂開始走向家庭。不時聽到家長激動的反映——
“早餐時,孩子為我剝了一個雞蛋?!?/p>
“昨晚,孩子又為我敲背,又為我揉肩,還問我‘快樂嗎’!”
“我家孩子總在說‘快樂’,我倒真被他說‘快樂’了!”這就是“有魔法的一分鐘”!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一分鐘!
由此,我想到一分鐘可以讓孩子擁有更多的魔力,它能減輕焦慮和壓力,讓孩子的內心平和寧靜,使孩子逐漸形成一種積極、快樂、健康的生活觀。例如:
一分鐘教師:每天可讓不同的孩子做一分鐘教師,也許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挖掘孩子的閃光點!
一分鐘認字:每天只要花一分鐘認字,日積月累的效果具有滴水穿石般的功力!
一分鐘床頭小幽默:睡前一個小笑話,能使孩子帶著快樂進入夢鄉。
一分鐘問題:當孩子生氣要伸出拳頭的時候,引導他用一分鐘問自己一個問題:“除了拳頭,怎樣才能讓我不生氣?”
一分鐘勇氣:遇到困難時,用一分鐘讓自己安靜一下:“沒關系,我還有其他辦法嗎?”
一分鐘忘記:也許同伴之間會發生很多不愉快的事,給自己一分鐘,忘記不愉快!
《一分鐘》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教學的重點難點:
理解詩句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感情強烈的詩句,是教學的難點。
三、課前準備
收集與詩歌內容相關的文字資料、圖片或影視資料,如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回歸時的情景等
四、課時準備: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談話交流:同學們,請回想一下我們三年級時學過一篇課文《東方之珠》,它告訴我們什么內容呢?(香港是東方的明珠)
出示課件:香港風光圖片及中國地圖,了解香港自古就是中國領土,曾經隸屬于廣東省。
然而它卻曾經被帝國主義列強占據了長達150年之久。這是為什么呢?你們了解這段屈辱的歷史嗎?
(二)展示資料
1、割讓歷史:出示課件:三個不平等條約。
一百多年前,英國侵略者靠洋槍洋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香港被長期割讓給英國。雖然有血氣的華夏兒女奮力反抗,但終因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而導致中華民族的近代史被打上了痛苦、屈辱的烙印。英國的殖民統治,給香港人民留下了數不清的苦難與屈辱。
度,50年不變。區花是紫荊花,行政長官是董建華先生。
(三)、導入新課
公元1997年6月30日午夜。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國,無數顆心在期待著一個莊嚴的時刻。香港維多利亞灣畔,會展中心五樓大會堂。中英兩國政府將要進行香港政權交接儀式。與祖國分離一個半世紀的香港,將重新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熱切期盼的時刻啊!所有的中國人都急切地盼望著等待著這最后一分鐘的到來。
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詩歌:《最后一分鐘》,重溫那一刻的激情吧!。
(四)初讀感知
(1)自由讀詩歌,想想“最后一分鐘”指的.是什么時候?文中4次提到“最后一分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讀后想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指名說
對中國人民來說,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是國歌聲中,鮮艷的五星紅旗和由紫荊花綻開的特區區旗相伴冉冉升起的時候。因為,從這一刻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它象征著百年國恥,一朝得雪。
(3)作者按照時間順序分別抒發了在莊嚴的時刻來臨前、來臨時和來臨后的感情?迅速瀏覽一遍詩歌,找出哪個小節寫的是莊嚴的時刻來臨前,哪個是寫來臨時和來臨后?
(五)體會詩歌內容。
(六)總結升華
1、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觀看香港回歸時的影視資料,感受那令人振奮的一刻.
3、情感體驗:香港回來了,流浪百年的游于回來了。面對著骨肉團聚的動人一幕,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七)布置作業
閱讀有關回歸的資料,了解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了解香港的過去與現在。
《一分鐘》教案5
學習目標:
★認識5個生字
★了解詩歌所表達的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收集與詩歌內容相關的文字資料、圖片或影視資料,如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回歸時的情景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那個日子嗎?1997年7月1 H。對,就是香港回到祖國母親懷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風飄揚;在那一刻,美麗的紫荊花在香港四處開放,中華民族又圓了一個團聚的夢,祖國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歌:《最后一分鐘》。
二、初讀感知。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后,同桌間互相檢查,或教師指名讀。
◆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可以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默讀詩歌,想想每節詩主要講了什么。不懂的詩句提出來,和小組同學一起討論討論。
三、討論交流。
◆指名讀詩,讀后評價是否正確流利。
◆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體會詩歌內容
◆讀第1節,想一想:還有最后一分鐘,香港就要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此時此刻,所有中國人的情感是怎樣的?(激動無比的。)讀出這種情感。
◆讀第2、3節,想一想:作者分別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歡樂,挺直了中國人的脊梁,展~t—eq香港的土地和天空,——?—等條約終被撕毀,領土、主權的回歸。)有感情地朗讀第2、3節。(自豪、激動、喜悅。)
◆讀第4節,想一想:“第一朵紫荊”是什么?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情感來讀?(急切、盼望。)
◆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四、總結升華。
◆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什么?(中國強大了,祖國領土更完整了,中國人是愛自己的祖國的,盼望祖國早日實現和平統一大業。)
◆觀看香港回歸時的圖片或影視資料,感受那令人振奮的一刻。
五、布置作業。
閱讀有關回歸的資料,了解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了解香港的過去與現在。
《一分鐘》教案6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課前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游戲導入
1、上課前,全體同學立正站好,兩臂側平舉,一動不動地站立,看誰堅持得最久。
2、誰來說說你的感受?
3、你們覺得一分鐘長嗎?
(學生自由交談。)
4、是啊,一分鐘可以說很短,也可以說很長;在某種情況下,要能克制自己,堅持一分鐘也是不容易的。我們今天學了課文《一分鐘》以后,對一分鐘的體會一定會更深。
二、自學生字
1、讓學生在課文中畫出帶生字的詞語。
2、學生讀課文,用你認為最好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3、小組合作交流。
4、認讀詞語卡片。
5、用找找說說中的偏旁和字組成新字,比一比,看誰組得多?
6、教師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三、初讀課文
1、學生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分段朗讀課文,正音,并說說題目中的一分鐘,在課文中指的是什么?
四、指導寫字
1、仔細觀察我會寫中的.字,把部件和筆畫看清楚。
2、觀察字形結構,說說寫字時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師范寫。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導入新課
二、理解課文
1、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鐘,怎么會遲到了20分鐘呢?原因就藏在課文的句子里。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把你讀懂的句子畫下來,幫元元把這20分鐘找回來。
2、小組討論。
3、派代表在班上發言。
(教師及時引導、點撥。)
⑴ 元元兩次嘆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的時候,他會想些什么?這時他的心情怎樣?
⑵ 請用嘆息、自責的語氣讀一讀這句話。
4、過渡:
當同學們看見元元紅著臉,低著頭走進教室時,一定會受到強烈的感染──就這一分鐘,使他遲到了整整20分鐘;就這一分鐘,耽誤了學習,使他到感到愧疚和后悔。
小組討論:
你覺得這一分鐘重要嗎?為什么?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體會元元的心情。
三、拓展延伸
1、以我一分鐘能做什么為主題,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體會時間的寶貴。
2、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從這個小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四、作業
通過查找資料說明,人們一分鐘能做多少事?
(如:工人、農民、解放軍、清潔工。)
《一分鐘》教案7
一、設計意圖:
大多數孩子愛拖拉,為了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改變拖拉的習慣,設計了《一分鐘有多長》的活動,目的是想讓幼兒感受一分鐘的長短,通過操作活動了解一分鐘的作用,明白只要珍惜時間一分鐘也能做很多事情。從而體會到時間的寶貴,合理運用時間。
二、活動目標:
1、感知一分鐘時間的.長短,初步建立時間概念。
2、愿意參加一分鐘的感知和操作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3、懂得做各項事情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分鐘”。
2、操作材料:筷子、彈珠;泥工板、油泥;彩筆、形狀涂色。
3、時鐘一個、記錄用的白紙、彩筆。
四、活動流程:
一、故事導入。
元元上學遲到的故事。(它告訴我們時間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感知一分鐘的長短。
教師:你們知道一分鐘有多長嗎?答:60秒,很長......
教師:今天我請小朋友親自來體驗一分鐘長短。
通過課件鐘表中秒針走動60秒是1分鐘,來理解一分鐘的長短。
小結:秒針走動60秒是1分鐘。
三、討論交流:一分鐘可以干什么呢?
1、提問:小朋友可以想一想一分鐘我們能完成什么事情呢?
2、老師分享生活中一分鐘能完成的事情資料:
附:一分鐘,銀行點鈔機大約可以點1500張人民幣。
一分鐘,中央電視臺播音員大約可以播800個字。
一分鐘,人大約可以走80米。
一分鐘,汽車大約可以跑1200米。
一分鐘,大人跳繩可以跳160個… …
小結:看來一分鐘在我們的生活中真是太重要了,一分鐘不僅可以讓我們做很多的事情,還可以給我們帶來無盡的快樂。
四、操作體驗。
師:一分鐘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現在老師就給你們一分鐘的時間,看看一分鐘你到底能做多少事情。
1、介紹材料:筷子、彈珠;泥工板、油泥;彩筆、形狀涂色。
2、介紹規則:幼兒分四組。秒針開始走時,大家要一起動手,一分鐘停下來,看看大家一分鐘里能做些什么。
3、幼兒操作。請數數在一分鐘里你夾了幾粒彈珠(夾了幾粒珠子、圖幾個圓圈)。
4、交流匯總,教師記錄結果。
小結:時間是很寶貴的,這一分鐘過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一分鐘很短,但如果小朋友抓緊時間,還是能做很多事情,我們可不能小看了一分鐘。只要我們抓緊每一分鐘的時間,做事專心,不拖拉,我們肯定會做更多的事情。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珍惜每一分鐘的時間。
《一分鐘》教案8
活動目標:
1.認識鐘面的構成,欣賞不同的鐘表。
2.感知一分鐘的長短,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示范鐘表一個。
2.請幼兒每人自帶一個鐘表,每人帶一種玩具或圖書。
3.玻璃珠、數學題、圓形、皮球、彩筆、統計表。
活動過程:
1.做游戲“山上有個木頭人”引起興趣。
2.出示實物,欣賞鐘表,等待一分鐘。
師出示大時鐘:小朋友看這是什么?(鐘)鐘面上有什么?
總結:鐘面上有12個數字,還有分針、時針、秒針,最長的叫分針、最短的針叫時針,最細的針叫秒針,秒針轉一圈分針走一格,就叫一分鐘,一分鐘等于60秒。
幼兒欣賞各式鐘表,等待一分鐘。
(1)請幼兒欣賞帶來的鐘表,說一說相通和不同的地方。
(2)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計時,感受一分鐘有多長,可伸展雙手表示一分鐘的"長短。
(3)請幼兒說一說,一分鐘能做什么事情。
3.自由一分鐘。
師:現在我給小朋友一分鐘,你們可以自由的玩。
師:剛才一分鐘時間你做了什么事?感覺怎么樣?
4.快樂一分鐘。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四種材料,每種材料操作一分鐘。
第一種是夾珠子。
第二種是圓形涂色。
第三種是做計算題。
第四種是拍皮球。
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教師計時,每次變換不同信號。
第一次無信號,第二次順數60,第三次用鈴鼓配合。
每次活動結束幼兒迅速記錄相應數量。
活動反思:
活動主要分兩個環節。第一環節是讓幼兒通過自由選材進行電珠發亮實驗,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導電材料;第二環節是通過利用電池數量進行電珠發亮實驗,初步培養幼兒辨證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從而得出電池數量與電珠發亮程度關系的正確結論。
活動開始以引起幼兒探索的欲望為切入點,我注重創設活動環境,讓幼兒自己動手,自己去發現。激發幼兒思維的熱情,產生想學、愛學的欲望,輔以我的簡評、獎勵,使孩子們增加了自信心。
當孩子們認識了電池的正、負極符號后,我又對孩子們說“剛才我們知道了電池有正負極,那怎樣才能用兩節電池讓小燈泡變亮呢?”孩子們早已按耐不住了,迫不及待地要動手操作,我便把機會讓給孩子自己動手探索,通過操作,幼兒都知道把正負極相連,接上電池,使電路接通,小燈泡就亮了??吹胶⒆觽兌歼B接對了,我又用激勵的口吻對他們說“你們能用兩節電池接上電線,讓小燈泡亮起嗎?”
通過孩子的獨立探索、親自嘗試,在解決問題、不斷嘗試的過程中,孩子能自己從不同角度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活動中,教師不是主宰安排者,而是一旁的鼓勵者、引導者,允許孩子失敗與嘗試,突現個性化探索。面對教師提供的豐富的嘗試材料,孩子們大膽的使用,利用其特征去嘗試,在嘗試中得到成功,孩子們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強,從而敢于嘗試、樂于嘗試并能夠在嘗試中獲得成功。
《一分鐘》教案9
活動目標:
1、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指導規定時間內要遵守游戲規則。
2、通過體驗“有魔法的一分鐘”游戲,了解時間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鐘表一個,記錄紙4張,筷子6雙,花生若干,串珠若干,彩色蘑菇若干,彩色手環若干。
2、多媒體課件ppt<可貴的一分鐘>。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小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嘀嗒嘀嗒響,催人早早起。
二、感知一分鐘
(一)感受一分鐘的長短。
出示時鐘,認識時針、分針、秒針,感受一分鐘有多長。
(二)體驗:一分鐘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
1、玩游戲“木頭人”。
2、看1分鐘動畫片。
小結:同樣是一分鐘的時間,我們做不同的事情,因為我們的心情不一樣,所以我們對時間的感受也不一樣,有時覺得時間長,有時覺得時間短。
(三)體驗:一分鐘能做什么
1、分組活動:夾豆子和串珠。
2、統計結果進行比較。
教師小結:短短的一分鐘能做許許多多的`事情,簡直就是有魔法的一分鐘啊。
(四)再次體驗一分鐘的時長,知道如何有效利用時間運西瓜競賽:體驗如何有效利用時間。
1、教師講解競賽方法和規則。
2、幼兒競賽,評出獲獎隊。
3、獲獎隊員分享經驗。
教師小結:看來時間還是勝利者,少用一些時間就可以得冠軍。
三、引導幼兒感受時間的價值,進一步感受時間的寶貴。
1、觀看ppt課件,了解時間就是生命。
提問:您能從圖片中看出來發生什么事情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誰來了?他們在做什么?
教師小結:早一分鐘,有可能就多救活一個生命,在這個時候,時間就是生命。
2、教師小結:我們要懂得珍惜生活,珍惜時間,時間過去就再也回不來了。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快樂、健康的生活。
《一分鐘》教案10
設計思路: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彪S著省級課題《數學教育生活化、游戲化的研究》的不斷深入,大班幼兒思維能力的不斷發展,對我們的課題探索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讓大班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發現數學、感受數學,又能讓幼兒在運用數學方法解決游戲和生活中某些簡單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數學、運用數學,是我們研究的重點內容。
近階段,我們班圍繞主題《一切都在變》與幼兒一起結合其周圍生活環境中各種事物的變化開展了一系列的探究學習,其中在探索時間的變化這一活動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幼兒存在時間觀念差、做事拖拉的現象。于是生成了《我和時鐘交朋友》系列活動,《一分鐘有多長》是其中的活動之一。通過這些活動讓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時間的存在,體驗時間的長短及時間與我們生活節奏的關系,從而增強大班幼兒的時間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活動目標:
1、體驗時間的.長短,感受時間和人們生活節奏的關系,嘗試對自己的活動情況進行記錄并簡單分析。
2、增強幼兒的時間意識,懂得無論做任何事都要專心,不拖拉,抓緊時間。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初步認識時鐘,學會看整點.
2、物質材料準備:教育掛圖、大時鐘1個、小時鐘5個、記錄表、筆、橡皮泥、皮球、串珠等。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出示掛圖,教師講述生活小故事〈〈一分鐘〉〉。
2、引導幼兒思考、討論:“為什么明明上學會遲到?”
二、引發猜想:一分鐘有多長?
請幼兒說說:你覺得一分鐘有多長?
三、親身探究與體驗。
1、在時鐘的協助下,請全體幼兒靜坐一分鐘,感受一分鐘有多長。(懂得一分鐘是秒針繞鐘面一圈)引導討論:一分鐘你能做好哪些事情?
2、游戲:“一分鐘穿衣服”, 初步感受動作節奏與時間的關系。
(1)請全班幼兒脫下衣服,聽教師口令,大家同時把脫下的衣服穿好,時間為一分鐘。教師幫助幼兒統計、記錄第一次穿好衣服的幼兒人數。
(2)繼續第二次游戲,同樣統計、記錄完成任務的幼兒人數。
(3)請幼兒對前后兩次游戲結果進行對比。并請兩次活動結果不同的幼兒說說為什么第一次時間不夠,第二次時間就夠了。
3、分組探究:玩“一分鐘”游戲比賽:
分五個小組進行,每組請一名幼兒當記時員,其余幼兒自由選擇游戲項目參加游戲:①一分鐘畫畫;②一分鐘串項鏈;③一分鐘拍球;④一分鐘跳繩;⑤一分鐘搓湯圓;要求幼兒對自已前后兩次的游戲結果進行記錄、比較。
四、分享交流:
展示幼兒游戲活動記錄表,引導幼兒進行交流、討論。重點討論前后兩次不同的游戲結果。進一步讓幼兒感受時間與生活節奏的關系,懂得做事情要專心、抓緊時間不拖拉、動作就快了。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后與爸爸媽媽一起開展“一分鐘”游戲比賽活動,進一步增強幼兒的時間觀念。
活動反思:
1、整個活動的過程充分體現了數學活動的生活化、游戲化,環節安排合理、層層遞進。目標定位和教玩具材料的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及能力水平。教師能仔細、用心觀察,發現孩子們生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借助生活中的小故事和游戲情節,并以一種科學探究的方法引導幼兒親身去體驗、感受。從發現問題、猜想到動靜結合的驗證、交流與討論,讓幼兒思維從具體形像自然向抽象過度,逐步獲得數學感性經驗。從而激發了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一步步感受了時間與動作節奏的關系,玩得十分開心。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
2、活動過程中教師能較好地把握好自己的角色,為幼兒創設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有效地引導幼兒參與嘗試,支持、鼓勵幼兒大膽交流和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幼兒在活動中形成一種主動學習和探究的氛圍,真正做到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
附故事:
《一分鐘》
丁零零,鬧鐘響了。明明打了個哈欠,翻了個身,心想:再睡一分鐘吧,就一分鐘,不會遲到的。過了一分鐘,明明起床了。他很快地洗了臉,吃了早點,就背著書包上學去了。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見前面是綠燈,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他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彼攘撕靡粫?,才走過十字路口。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要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他又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他等呀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明明決定走到學校去。到了學校,已經上課了。老師看了看時鐘,說“明明,今天你遲到了20分鐘。明明紅著臉,低著頭,非常后悔。
《一分鐘》教案11
設計意圖:
在“五一”假期,我們讓幼兒統計自己每天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等環節所花的時間。結果孩子們所花費的時間最長為90分鐘,最短的為12分鐘,大部分幼兒需要60分鐘左右。從統計表上可以看出,幼兒的時間觀念比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況比較普遍。如何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改變他們做事拖拉的習慣,提高做事的效率,為他們入小學奠定基礎呢?為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目的是想讓幼兒通過體驗,知道一分鐘雖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必須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2.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小學作準備。
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分鐘能干什么”。
2.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繩子,套環,彈珠和筷子。
過程:
一、交流:一分鐘有多長
師:不久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大家都覺得要抓緊在幼兒園的每一分鐘,那么你覺得一分鐘有多長呢?(幼兒可能會回答“60秒”。)
師:60秒又有多長呢?
師:我們請時鐘走一分鐘吧。
二、體驗:一分鐘能干什么
1。一分鐘有多長?
(播放多媒體課件)幼兒觀察時鐘畫面,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1)(教師出示鐘面)我們都認識鐘,請問哪一根針轉一圈就告訴我們一分鐘到了?(秒針。)
(2)如果有的鐘只有兩根針,沒有秒針,我們怎么知道一分鐘到了呢?
(3)教師小結:秒針走一圈或分針走一小格都表示過了一分鐘。
(4)現在我們讓秒針走一圈,請大家體驗一下一分鐘究竟有多長。
教師小結:秒針走了60秒,也就是一分鐘。
2。一分鐘能做什么?
師:人們在一分鐘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師上網查了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邊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解釋:)
●一分鐘人能跑200米。
師:你們知道200米有多遠嗎?(AY~JL園出發到伊勢丹商廈。)
●一分鐘人騎自行車能騎700米。
師:你們猜猜700米有多遠?如果從幼兒園出發到哪里有700米?(幼兒園總部到分部一個來回。)
3。我們一分鐘能做些什么?
(1)我們一分鐘能做些什么呢?你們想不想動手試試?
(2)教師介紹操作內容,讓幼兒知道每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秒針開始走時,大家要一起動手,一分鐘到時立刻停下來,看看大家一分鐘里能干些什么。
(4)幼兒操作。
(5)交流匯總,教師記錄結果。
A。請你數一下在一分鐘里夾了幾粒彈珠(穿了幾粒珠子、幾個套環)。
B。請幼兒分組介紹一分鐘的成果,方法是:一組幼兒依次報數,另一組幼兒仔細傾聽,說出一分鐘內誰做得最多。(教師記錄幼JL的報數。)
C。同樣花了一分鐘時間,為什么每組的結果不一樣?
結論:雖然時間相同,但每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較難,有的比較容易,所以結果也不同。
D。我剛才發現穿珠子小組的小朋友雖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們的結果也不一樣,為什么?(當場讓該組幼兒再次報數驗證。)
結論: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
三、討論:如何珍惜時間
1.前些日子,我們每個人對自己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所?;ㄙM的時間進行了統計,結果怎樣呢?
2.幼兒說說自己花費的時間。
3.誰花的時間最長?誰花的時間最短?
4.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費的時間會相差那么大呢?
5.做同樣的事情時間花得多結果會怎樣?時間花得少結果又會怎樣?
6.小學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時間,比如安排課間十分鐘。誰知道課間十分鐘要完成哪些事情?如果你拖拖拉拉結果會怎樣?如果你抓緊時間結果又會怎樣?
延伸活動:
在區角投放操作材料,讓幼兒在規定時間內操作,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幼小銜接教育非常重要。在這兩個活動中。陳老師認真分析了幼兒從“小朋友”到“小學生”角色轉換過程中的問題。依據“我要上小學”的主題目標。充分考慮幼小銜接階段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培養的需要。力圖在這一重要的過渡期給予幼兒一些必要的支持。
立足問題。遵循需要
幼兒園有序而寬松的生活節奏。使幼兒對時間意義的"理解和時間長短的體驗較少;幼兒園、小學截然不同的學習環境和要求。使幼兒面臨著種種入學適應問題的考驗。陳老師在“我要上小學”的主題活動背景下。設計了“一分鐘有多長”“整理書包”等系列活動,以幫助幼兒熟悉小學生活。萌發對當小學生的向往之情。
重視認知。整合實施
“認識時鐘。逐步建立時間概念”是上學之所需,“利用已有的認知經驗學看課程表,并嘗試整理書包”是入學之所急。陳老師順應情景需要。導入了對“時間”的感知。運用問題引導。展開了對“課程表”的認識,通過兩次操作讓幼兒經歷了“書包整理”中的問題。體現了在主題背景下整合幼兒各種經驗、豐富體驗、積累新知的思想。
設計嚴謹。層層推進
時間的長短必須通過比較來感受。書包整理應該親歷而為。形式化的比較和操作往往不能使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陳老師在設計時力求邏輯嚴密、環節相扣、步步推進。例如,為使幼兒懂得“在擁有同等時間的情況下。抓緊時間者完成的任務就多”,陳老師安排了如下環節:一分鐘能做些什幺事的資料分享—+一分鐘做事的操作體驗—,一分鐘可做不同事的交流了解一一分鐘所做相同事的數量比較,等等,使幼兒初步理解了影響單位時間辦事效率有多種因素(是否抓緊時間、動作快慢等)。從而引發幼兒思考“如何安排課間十分鐘”等問題,幫助他們克服過渡期中的時間運用障礙。
《一分鐘》教案12
活動目標:
1、感受、體驗一分鐘的長短,知道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
2、能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對一分鐘有多長的感受和想法。
3、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小學做準備。
活動準備:
1、幼兒已認識過時鐘。
2、時鐘一面,幼兒操作材料(花生、紙和筆、跳繩、皮球等),畫好標記的記錄紙。
3、小紅花貼紙。
活動過程:
一、感受一分鐘有多長
1、師:不久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大家都覺得要抓緊在幼兒園的每一分鐘,那么,你覺得一分鐘有多長呢?
2、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
3、師幼一起擺出一個造型定格,觀看時鐘走一分鐘,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發現。
4、請幼兒說說自己覺得一分鐘長還是短,自己一分鐘可以做些什么。
5、師幼共同觀看圖片,并討論一分鐘人們都能做些什么事情。
二、體驗一分鐘能干什么
1、教師介紹操作內容,讓幼兒知道每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2、教師交代操作要求,教師發出口令,大家一起動手操作,看看大家一分鐘里能做些什么。
3、幼兒操作,并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
4、幼兒分組把記錄紙展示到黑板上交流匯總,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記錄的結果并討論:同樣花了一分鐘做相同的事情,為什么每個人的結果不一樣?
5、教師引導幼兒得出結論: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動作快的小朋友花的時間短,動作慢的小朋友花的時間長。
三、珍惜每一分鐘時間
1、組織幼兒進行整理被褥實踐活動,評一評誰最會珍惜每一分鐘,頒發珍惜時間獎。
2、教師總結:我們馬上要上一年級了,希望大家能夠抓緊每一分鐘,做一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活動反思:
為了調動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我在知識和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利用網絡下載了課件時鐘,用課件時鐘幫助幼兒體驗一分鐘,使幼兒很直觀地看到了一分鐘的.運轉,幫助幼兒認識一分鐘,感知一分鐘有60秒的關系,這樣孩子對于一分鐘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給老師在教學中也提供了方便。幼兒通過動手操作,體驗同樣一分鐘為什么結果會不一樣,從而體驗出一分鐘的長短,幼兒能明白在同一時間里做的事情的快和慢會影響結果,熟練程度不一樣所有結果也會不一樣。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樣的事情,動作慢了,就會花很長時間,動作抓緊了,同樣一分鐘就會做很多事情。學會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鐘。
《一分鐘》教案13
活動目標
一、體驗用一分鐘的時間做事情,感知專注做事的.重要性。
二、學習珍惜時間、做事不拖拉。
活動準備
一、一分鐘計時器、大鐘表。
二、幼兒操作材料:珠子、繩、積木、豆子、筷子。
三、《一分鐘動畫》、PPT、倒計時聲音。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認識鐘表一分鐘。
謎語“小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滴答滴答響,催人早早起”。
出示鐘表,了解認識一分鐘。
二、借用游戲,感受一分鐘
幼兒做一分鐘的“金雞獨立”和看一分鐘動畫片,感受一分鐘的長短。
三、設置關卡,挑戰一分鐘
游戲規則:游戲共設三關,每關時間是一分鐘。
第一關:串珠子(15個)
第二關:夾豆子(12個)
第三關:疊高樓(4個)
終極挑戰:疊高樓(不限個數)
請挑戰成功的幼兒介紹自己的成功經驗,幫助幼兒感知專注做事的重要性。
四、交流討論,把握一分鐘。
幼兒在一分鐘內自由討論:一分鐘還可以干什么?
五、結束活動,利用一分鐘。
挑戰一分鐘離開教室,結束活動。
《一分鐘》教案14
一、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了解詩歌所表達的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課前準備。
收集與詩歌內容相關的文字資料、圖片或影視資料,如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回歸時的情景等。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那個日子嗎?1997年7月1H。對,就是香港回到祖國母親懷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風飄揚;在那一刻,美麗的紫荊花在香港四處開放,中華民族又圓了一個團聚的夢,祖國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歌:《最后一分鐘》。
(二)初讀感知。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后,同桌間互相檢查,或教師指名讀。
2、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可以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3、默讀詩歌,想想每節詩主要講了什么。不懂的詩句提出來,和小組同學一起討論討論。
(三)討論交流。
1、指名讀詩,讀后評價是否正確流利。
2、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3、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四)體會詩歌內容。
1、讀第1節,想一想:還有最后一分鐘,香港就要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此時此刻,所有中國人的情感是怎樣的?(激動無比的。)讀出這種情感。
2、讀第2、3節,想一想:作者分別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歡樂,挺直了中國人的脊梁,展香港的土地和天空等條約終被撕毀,領土、主權的回歸。)有感情地朗讀第2、3節。(自豪、激動、喜悅。)
3、讀第4節,想一想:第一朵紫荊是什么?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情感來讀?(急切、盼望。)
4、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五)總結升華。
1、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什么?(中國強大了,祖國領土更完整了,中國人是愛自己的祖國的,盼望祖國早日實現和平統一大業。)
2、觀看香港回歸時的圖片或影視資料,感受那令人振奮的一刻。
(六)布置作業。
閱讀有關回歸的資料,了解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了解香港的過去與現在。
《一分鐘》教案15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朗讀。
【教學難點】
理解、感悟一分鐘的重要。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優點,誰愿意來說說自己的優點?大家說得真好,可有時一些小缺點卻給我們惹了不少麻煩?,F在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個小朋友的故事,想想從他身上你學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
1、師范讀。生勾畫出生字連詞。
2、生根據讀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3、檢查自讀情況。指導學生正音:
注意:“鐘、遲”聲母是翹舌音;“零”韻母是后鼻音;“鬧”聲母是鼻音。
“欠”在“哈欠”中讀輕聲。
4、提問:你從他身上學到什么?生討論回答。(不必有確切答案)
三、學習生字
1、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生分小組說說哪些字是自己認識的,從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認識的,再找出難認的生字。
2、匯報交流情況。
3、師生共同合作解決。如:
⑴熟字加偏旁識字:鐘、零、鬧、哈、遲、嘆、悔、室。
⑵運用漢字構字規律識字:哈、嘆、鐘、遲、悔。
⑶熟字換偏旁識字:快──決、海──悔。
⑷猜謎語識字:大門里邊是市場(鬧)
四、鞏固識字
1、把書中的生字連詞讀一讀。
2、同學之間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認識。
3、開火車認讀生字。
4、完成《一分鐘》的找找說說。
5、再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